青网新闻中心

李沧娃走进科技走近梦想

360截图20161129083358737

 

四轴飞行器能灵活跨越障碍物和自动返航、机器人在学生娴熟的操作下翩翩起舞、用薄薄一张纸能烧熟一只鸡蛋……11月26日上午,2016年青岛市李沧区中小学生创客节闭幕式暨成果展示活动在青岛王埠小学举行,来自全区千余名中小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充满童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品让前来参观的家长、师生目不暇接,犹如置身科幻世界。据了解,该区中小学生创客节是青岛市历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学生创客活动。

在展示活动中,四轴飞行器不时腾空而起,吸引了众人目光。记者了解到,操作此飞行器的学生是青岛永和路小学李高健,他刚刚荣获山东省机器人比赛青岛站无人机项目一等奖。在展示现场,创意搭建、VR虚拟技术、沙画制作、科普小实验、车床操作、智慧电子……多达数十种科技产品让前来体验的学生过足了瘾。

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韩川德告诉记者,注重科技活动平台搭建,校园掀起学科技、爱创造的高潮。全区45所中小学4万名中小学生全员参与是全区科技教育的特色之一。“2016年李沧区中小学生创客节”以“走进科技、走近梦想”为主题,围绕创新与艺术、创新与工程、创新与生活、创新与信息技术四大板块,先后开展网上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征文、科普论坛、创意课堂、博士实践团科学秀、魔方、飞叠杯擂台挑战赛、创新思维亲子挑战赛、创客创意搭建竞赛、航空航海建筑模型比赛、车辆模型普及赛、七巧科技系列活动竞赛、创客达人秀等14大类别系列活动。创客节活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家校区三方联动,从今年5月拉开帷幕至今历时6个月,吸引全区4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全区各中小学也相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节和“多彩”科技比赛等活动,做到处处有科技、人人都参与。

据了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率先提出“多彩教育”工作理念,全区中小学通过丰富的课程和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了浓厚的校园创客文化氛围。今年5月,在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创客挑战赛上,由李沧区科技馆和青岛沧海路小学组建创客社团在挑战赛中表现突出,凭借在“未来创客智勇大闯关”项目的优异战绩,一举夺得小学组冠军和季军。今年7月,山东省首个青少年航海模型培训基地落户李沧区。

该区科技教育硕果累累来源于多年持之以恒的科普基地建设、创课教育普及,特别是超强科技师资配备。一是超强师资学科融合,建立区校两级创客教育联盟。李沧区科技馆馆长孙健告诉记者,使学生爱上科技,喜欢动手动脑参与科技研究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区致力于科技专业教师师资培养,42名潜心敬业的科技教师分布在全区中小学教学一线。另外,借助高校和社会各界科技专家优势,逐渐建立起以学校科技辅导员为主力,中国海洋大学科技社团学生为志愿者,国家深潜基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军潜艇基地、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专家为导师的多元科技团队,合力推进李沧科普教育的发展,建立区、校两级创客教育联盟。二是重视科普体验实践建设。近年来,青岛市李沧区委、区政府投入巨资建成了青岛市唯一区级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李沧区科技馆。每周二至周五,向区内中小学预约开放,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学生通过微信平台或电话预约前来科技馆体验、参观,并有专业教师现场指导。据统计,每年安排接待中小学生两万余人次参观、实践,进行课程体验,有效促进了学校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建设,实现学习与实践有机融合。三是处处科技人人参与,多彩活动引领创新。近年来,该区坚持“人人都是小创客”理念,要求“处处有科技、人人都参与”,各学校不仅积极参与,还根据本校特色组织有创意的校级创客节:青岛文正小学连续两年举办“缤纷童年 快乐成长”校园创客系列活动;青岛安国路小学围绕“科技与人文”两大主题,打造学校科技特色,建设“特色鲜明、彰显活力”的幸福学校;青岛枣山小学组建多类科技社团——其中机器人社团和创意社团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并荣获WER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和DI比赛中国赛区一等奖;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发一系列创客教育课程,参加创客教育学生比例达80%以上。2015年5月在青岛举办的首届国际信息化大会展示活动上,该校9名师生进行了3D创客展示,受到前来参观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赞誉……。

创新科技教育带来李沧区科技成果捷报频传:2015年美国DI全球赛上,该区首次派队伍代表中国参赛,获突出成绩;连续两年在北京DI国际邀请赛中获1个特别奖、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其中,参加该赛事结构类项目连续两年夺得小学组总分第2名、结构比分第1名,打破由北京、上海、广州等DI强队长期垄断国际赛和中国赛区此类项目的格局。

韩川德告诉记者,区教体局将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完善科技课程,抓牢课堂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生活中的活跃思维、大胆设想、动手能力等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